高三沖刺期如何破“急”立“穩(wěn)”?30年老教師支招——
□記者 張猛 孫靖
近日,全國多地逐步推進落實普通高中雙休制度。記者采訪了解到,這一改革旨在通過優(yōu)化時間配置,推動教育從“時間消耗戰(zhàn)”轉向“效率攻堅戰(zhàn)”。
“高三階段學生的眼神里都帶著‘火星子’。”從教33年、帶過28屆畢業(yè)班的劉春青老師如此描述高三階段學生的狀態(tài)。在其任職的西華縣狀元橋中學,高三學子面臨的主要問題是“復習焦慮”與“親子沖突”。
劉春青說,當前,學生容易陷入“雙線焦慮”,一是知識恐慌帶來的焦慮,二是時間管理不善帶來的焦慮。有的學生凌晨兩時還在學習,白天卻因睡眠不足上課頻頻走神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有的家長每天給孩子發(fā)勵志小作文,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。
對此,劉春青提出三個破解方法。一是認知重構,引導學生制定“顆粒化目標”,將宏觀復習任務分解為可量化的每日任務。二是家校協(xié)同,實施“家長靜音”計劃,在家庭談話中,學習話題占比不超過20%,重點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。三是時空再造,利用雙休日,開展主題研學活動,如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完成物理實踐性作業(yè),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(zhì),又實現(xiàn)知識遷移應用。
“在高考倒計時牌翻動的過程中,我們更需要傳遞從容的力量,這份力量既來自政策的托底,更源于家校共育的溫度?!睜钤獦蛑袑W校長唐義國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