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近日,以“未來家園之變暖的挑戰(zhàn)”為主題的全國第一屆中小學生創(chuàng)·造大賽在北京中關村中學正式啟動。本次大賽由科技日報社、中國發(fā)明協(xié)會、中國教育報主辦。 年近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,在啟動儀式上,專門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份關于氣候變化的科普報告。作為大賽科學顧問,他特別給孩子們留下了“杜爺爺”的贈語——希望孩子們把世界和人類的未來裝在心里,靠創(chuàng)新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美好。 中國發(fā)明協(xié)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余華榮表示,發(fā)明創(chuàng)新,就要從娃娃抓起,從中小學生抓起。中國教育報副總編張顯峰對此深有同感:“都說素質教育,但在具體實踐中,素質教育實際上被晾在一邊,應試教育依然大行其道?!彼f,“一個重要的原因,是素質教育缺少一個良好平臺和穩(wěn)定抓手,尤其是科學素養(yǎng),需要我們走向廣闊天地,走向社會,到無邊無際的世界中去探索”。 全國中小學生創(chuàng)·造大賽通過項目式學習和模擬真實產品研發(fā),培養(yǎng)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、基本工程實踐能力、創(chuàng)新意識與創(chuàng)造能力,激發(fā)學生從事科學研究與探索的興趣和潛能。 據悉,全國中小學生創(chuàng)·造大賽獲獎團隊將有機會參與國際賽事,獲獎隊員將有機會在暑假組成少年科考隊,跟隨科學家一起去冰川進行實地科考。 |